我国养老保障和服务存不足 空巢老人现象突出
所謂「情節重大」,屬不確定之法律概念,不得僅就雇主所訂工作規則之名目條列是否列為重大事項作為決定之標準,須勞工違反工作規則之具體事項,客觀上已難期待雇主採用解僱以外之懲處手段而繼續其僱傭關係,且雇主所為之解僱與勞工之違規行為在程度上須屬相當,方屬上開《勞基法》規定之「情節重大」, 舉凡勞工違規行為之態樣、初次或累次、故意或過失、對雇主及所營事業所生之危險或損失、勞雇間關係之緊密程度、勞工到職時間之久暫等,均為判斷勞工之行為是否達到應予解僱之程度之衡量標準。
涂曉蝶大學時期的陳美華教授,常好奇為何涂曉蝶對美髮建教生似乎特別熟悉,了解她與表妹的關係後,便鼓勵她以此為研究主題。透過社會學,了解自己在社會上座落的象限 「我高中的時候,都是班上倒數前三名的。
」在重新梳理脈絡、撰寫文稿、安排全書架構時,涂曉蝶針對素材揀選也曾經歷兩難,出於保護受訪者的心意,她選擇捨棄部分極為精彩的生命故事,「書或許可以遜色,但他們的人生不能因為這本書,受到一丁點傷害。Photo Credit:游擊文化提供,張國順攝影 「寫書完全是另一個世界啊。但父親的正義感、母親的善良、和她的成長經驗,彷彿內化在涂曉蝶的靈魂裡,讓她成長為一個敏感、擅長觀察、感受力很強的人。後來,涂曉蝶又參加了台大社會營,確立志向,「我確定這就是我喜歡的、未來想讀的東西。「這其實算近年來社會書的傳統,是在我們日常裡經常聽到的事。
」涂曉蝶回憶,那時表妹年僅十五歲,生活卻是朝九晚九、每日上班超過十二個小時、月休六天。父母過去也曾帶著她們參與台北市內湖區大湖里保護區變住宅區的抗爭,關注各類社會議題,似乎是存在涂曉蝶血脈裡的基因。鴻海除了要協調上千家廠商的供應鏈外,還必須在技術上突破,如「動力」、「續航力」的問題
他發現那些當兵的人,10年後,相較於沒當兵者,薪資少了10%-15%,特別是黑人,服兵役對薪資的負面影響更大。而今年的得主David Card、Joshua Angrist和Guido Imbens突破過往實證研究不被信任的困境,他們在1990年代起所引領一系列認定因果關係的計量方法革新,大幅提高實證研究的可信度。但現實生活中,收入多半是靠個人辛勤勞動獲取,很少是無來由地取得。讓經濟學也如同自然科學一樣,得以利用實際資料來驗證,甚至是推翻與修改既有的理論模型。
因為一套理論是否正確,不是內在論述的邏輯一致即可,還需要得到實際資料的支持,理論與實證研究是相輔相成,皆在科學進程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這篇論文之後,也有許多實證研究繼續利用中獎所得探討外生收入改變如何影響人類其他行為,像是股票參與、消費與儲蓄等。
由於是否中獎本質上就是個隨機事件,因而完美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文:楊子霆(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 相較於物理、化學與生物醫學的諾貝爾獎得主,經常因創新的實驗方法而獲獎。服兵役對人生的影響 近年來台灣對於是否恢復徵兵制爭論不休,一個主要的反對理由是當兵會中斷人們原先的生涯規劃,例如:升學、找工作等,對人力資本累積有負面影響。Guido Imbens與他的共同作者(其中一位是Donald Rubin,是統計學界的因果推論大師)在2001年在的一篇文章就是利用「中頭獎」造成個人收入的外生改變,來分析收到鉅額現金是否會影響個人工作意願。
提高最低工資會造成失業嗎? 前幾天政府才宣布調高最低工資約5%,反對者常引用經濟理論的預測,說明提高最低工資可能會降低廠商對低技術勞工的需求,反而讓這些人失去工作。這些策略通常是利用政策變革、法律規定或是風俗習慣,「自然」創造出類似實驗的狀態,讓一組人得到處置,另一批人沒被影響,從而估計因果關係。他們的實證結果發現,收到意外之財確實會降低人的勞動參與,特別是那些接近退休年齡的人(55-65歲)。這三位得主的貢獻就在發展與推廣各種「因果識別策略」(identification strategy),讓研究者在一些合理的假設下,也能使用觀察性資料,進行因果推論。
兩位作者利用1992年紐澤西州提高最低工資從每小時4.25美元變成5.05美元,而鄰近的賓州則未調整,維持最低工資在每小時4.25美元。不過,根據David Card與Alan Krueger在1994年這篇最低工資的經典研究,真實世界中廠商的反應可能比理論預測要複雜許多。
Joshua Angrist在1990年發表一篇登在《美國經濟評論》(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論文,針對這個議題做了因果推論的分析。若要驗證這個預測,理想上,需要隨機分配數額不等的現金給民眾,看看那些拿到高額現金的人是否減少工作時數。
對於社會科學,因為研究對象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大多數的議題,研究者很難直接操控「人」進行實驗,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觀察性資料,比較那些選擇接受或不接受處置的兩群人,分析他們行為結果上的差異。他們針對400家速食店業者,在政策實施前與後分別做了聘用人數的調查,發現位在紐澤西州的速食店,相較於那些在賓州的,在最低工資調漲後,增加聘用人數(大約每家店多聘10%的員工數)。經濟學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頒給在理論上有重大突破的個體、總體或計量經濟學家,像是Paul Romer(2018年得主)開創內生經濟成長理論、Oliver Hart和Bengt Holmström(2016年得主)在契約理論的貢獻、Robert Engle與Clive Granger(2003年得主)對於時間序列計量理論的創見。這也是三位得主以下幾篇經典研究的特色。幾乎所有科學理論都在說明因果關係,也就是闡述為何「X會導致Y」,X是原因或稱處置,Y是結果,經濟學也不例外,像是需求法則預測,石油價格上漲會讓人們加油的需求下降,然而這個推測在現實生活是否真的發生,端看實際資料是否支持。不像自然科學的研究者能在實驗室裡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做實驗確認某個原因是否導致結果的發生。
他利用越戰期間美國政府為了公平起見,使用隨機亂數決定誰該服兵役,由於這些亂數跟個人特質、家庭背景等因素都無關,這讓因亂數結果而當兵與沒當兵的兩群人,除了有無服兵役外,其他特徵都十分類似,因而得以推論從軍經驗與未來薪資的因果關係。由於許多「自然實驗」是仰賴政策改革,讓研究者在驗證經濟理論之餘,也能用來評估政策效果,分析重要的社會議題。
然而實際驗證這個推論卻不容易,因為要不要服兵役在許多國家是個人選擇,有很多因素可能同時影響人們當兵的決策與未來的薪資,像是家庭背景、健康狀況與個性等他們針對400家速食店業者,在政策實施前與後分別做了聘用人數的調查,發現位在紐澤西州的速食店,相較於那些在賓州的,在最低工資調漲後,增加聘用人數(大約每家店多聘10%的員工數)。
由於許多「自然實驗」是仰賴政策改革,讓研究者在驗證經濟理論之餘,也能用來評估政策效果,分析重要的社會議題。然而實際驗證這個推論卻不容易,因為要不要服兵役在許多國家是個人選擇,有很多因素可能同時影響人們當兵的決策與未來的薪資,像是家庭背景、健康狀況與個性等。
不像自然科學的研究者能在實驗室裡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做實驗確認某個原因是否導致結果的發生。文:楊子霆(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 相較於物理、化學與生物醫學的諾貝爾獎得主,經常因創新的實驗方法而獲獎。讓經濟學也如同自然科學一樣,得以利用實際資料來驗證,甚至是推翻與修改既有的理論模型。而今年的得主David Card、Joshua Angrist和Guido Imbens突破過往實證研究不被信任的困境,他們在1990年代起所引領一系列認定因果關係的計量方法革新,大幅提高實證研究的可信度。
他發現那些當兵的人,10年後,相較於沒當兵者,薪資少了10%-15%,特別是黑人,服兵役對薪資的負面影響更大。他們的實證結果發現,收到意外之財確實會降低人的勞動參與,特別是那些接近退休年齡的人(55-65歲)。
但現實生活中,收入多半是靠個人辛勤勞動獲取,很少是無來由地取得。這也是三位得主以下幾篇經典研究的特色。
若要驗證這個預測,理想上,需要隨機分配數額不等的現金給民眾,看看那些拿到高額現金的人是否減少工作時數。他利用越戰期間美國政府為了公平起見,使用隨機亂數決定誰該服兵役,由於這些亂數跟個人特質、家庭背景等因素都無關,這讓因亂數結果而當兵與沒當兵的兩群人,除了有無服兵役外,其他特徵都十分類似,因而得以推論從軍經驗與未來薪資的因果關係。
幾乎所有科學理論都在說明因果關係,也就是闡述為何「X會導致Y」,X是原因或稱處置,Y是結果,經濟學也不例外,像是需求法則預測,石油價格上漲會讓人們加油的需求下降,然而這個推測在現實生活是否真的發生,端看實際資料是否支持。經濟學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頒給在理論上有重大突破的個體、總體或計量經濟學家,像是Paul Romer(2018年得主)開創內生經濟成長理論、Oliver Hart和Bengt Holmström(2016年得主)在契約理論的貢獻、Robert Engle與Clive Granger(2003年得主)對於時間序列計量理論的創見。不過,根據David Card與Alan Krueger在1994年這篇最低工資的經典研究,真實世界中廠商的反應可能比理論預測要複雜許多。服兵役對人生的影響 近年來台灣對於是否恢復徵兵制爭論不休,一個主要的反對理由是當兵會中斷人們原先的生涯規劃,例如:升學、找工作等,對人力資本累積有負面影響。
這三位得主的貢獻就在發展與推廣各種「因果識別策略」(identification strategy),讓研究者在一些合理的假設下,也能使用觀察性資料,進行因果推論。兩位作者利用1992年紐澤西州提高最低工資從每小時4.25美元變成5.05美元,而鄰近的賓州則未調整,維持最低工資在每小時4.25美元。
提高最低工資會造成失業嗎? 前幾天政府才宣布調高最低工資約5%,反對者常引用經濟理論的預測,說明提高最低工資可能會降低廠商對低技術勞工的需求,反而讓這些人失去工作。這些策略通常是利用政策變革、法律規定或是風俗習慣,「自然」創造出類似實驗的狀態,讓一組人得到處置,另一批人沒被影響,從而估計因果關係。
對於社會科學,因為研究對象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大多數的議題,研究者很難直接操控「人」進行實驗,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觀察性資料,比較那些選擇接受或不接受處置的兩群人,分析他們行為結果上的差異。Guido Imbens與他的共同作者(其中一位是Donald Rubin,是統計學界的因果推論大師)在2001年在的一篇文章就是利用「中頭獎」造成個人收入的外生改變,來分析收到鉅額現金是否會影響個人工作意願。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